2015年,一篇名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引爆舆论,很多人没想到,中国游客远赴日本抢购的“爆款”,竟然不是奢侈品,而是一个马桶盖?

  中国也有马桶盖,为啥还要去日本买?其实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明白,这背后是一场关于生活品质的认知革命,原来马桶盖还能有这么多功能——冲洗、加热、消毒……所以文中预言:

  “中国当今的新中产,是理性消费的中坚,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的人。”

  十年过去了,数据果然印证了这一判断:2014年智能马桶全国年销量仅108万只,10年后突破1100万,是为数不多实现十倍数增长的单品。

  这不仅是销量的飞跃,更是消费观念的进化。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卫浴空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清洁功能,进化成了承载品质生活的“精神自留地”。

  别看大多数卫浴空间只有几平方米到十几平米,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这里才是见证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角落。

  去年,巨量引擎发布《2024卫浴行业白皮书》大致将中国家庭卫浴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可以清晰看到这是一条从功能满足到体验升级的路径。

  上世纪70年代到1995年是起步阶段,中国家庭的卫浴设施极为简单,陶瓷蹲便器、铸铁浴缸是主流,功能单一,仅仅只能满足基本需求。

  到了1995年-2013年,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耐用性和舒适性,卫浴产品开始不断丰富,冲水马桶、淋浴房逐渐普及,“好用”成为新的标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这一时期,国际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比如美国高端卫浴品牌科勒,就是1995年在上海松江建立第一家中国工厂,1996 年第一件陶瓷产品下线,正式开启了这个百年品牌的中国征程。

  2014年后,智能化浪潮席卷卫浴市场,智能马桶、恒温花洒等产品进入家庭,卫浴空间不再只是功能性场所,而是舒适体验的载体。

  事实上,近十年中国卫浴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显著扩大。这场静悄悄的品质革命,正在千万家庭中重塑着“清洁”“健康”“智能”的卫浴新标准。

  在前段时间第一财经发布的《 2025卫浴消费趋势白皮书》中,有一个问题是:哪个生活空间是你在家居布置时投入较少,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利用率较高的?结果显示:

  月收入40000元至59999元的中产家庭,选择卫生间和厨房的比例达到了36.54%,高于其他收入区间。

  而在这样的消费趋势下,卫浴产品完成了从单一功能到多元体验的华丽转身。曾经以基础产品为主的市场格局,如今已被智能马桶、整体浴室解决方案等高端产品重新定义。

  如今,卫浴行业已经进入成熟创新阶段,消费者对卫浴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基本的清洁、冲洗等“好用”层面,更追求设计美学、智能交互和环保价值。

  这种追求背后是人们渴望从卫浴体验中收获更多的情绪价值,产品可以为整个生活空间带来设计感与美感,最终将每天的卫浴空间使用体验提升为一种为生活注入幸福感的治愈时刻。

  从最初的简单实用,到如今的智能、美学与环保并重,卫浴行业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技术进步,更折射出消费者生活理念的深刻转变。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虽然人们在家做饭和娱乐的时间逐渐减少,但对家居空间的体验需求却大大增加。尤其是卫浴空间,为啥成了新中产承载品质生活的“精神自留地”?

  首先,新中产越来越注重健康,对他们而言,传统功能早就不够用了,产品的细节才是考量的关键。

  “以前虽然也用智能马桶,但是时间久了总觉得不干净,久而久之就闲置了。”作为某大厂中层管理人员且注重生活体验的小敏,很早就用上了智能马桶盖。

  但传统的“后出喷管女冲”,会出现从后往前冲导致二次污染,为了找准位置还得反复挪动身体等情况,再加上全家共用、水流过窄、力度太大等原因,最后用不了多久就闲置了。

  直到换上科勒搭载“前净柔泉版”的马桶盖,它增设了前置喷管,从前往后的冲洗方向更适合女性;且独立前出水冲洗,避免后冲带来的卫生隐患……小敏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盖”。

  “我每天要在浴室镜前工作两小时,以前最头疼光线不足和东西没处放的问题,直到我遇见了科勒的博悦镜柜。”

  这款镜柜外面是镜子,里面是收纳空间,解决了瓶瓶罐罐的存放问题,镜面自带的LED补光灯能提供均匀无阴影的光线,让妆容更精致。

  其次,对于新中产而言,卫浴空间是忙碌了一天以后她们化解焦虑、身心SPA的地方。

  35岁的晓雅是一名瑜伽老师,在教完一天的课程后,她最期待的就是回家舒舒服服泡个澡,缓解肌肉酸胀,放松紧绷的情绪。

  这几年重新装修,晓雅在多方比较后,选择了科勒的朗月浴缸,没想到极大地提升了她的泡澡体验。这款灵感源自日本森林浴的浴缸,通过固定恒温器保持水温,配合灯光、水汽和香氛营造出全感官的疗愈空间。

  “水幕循环流动时,我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压力瞬间释放。有时候还会点上我喜欢的香薰蜡烛,再打开音乐,整个浴室就是我的私人SPA馆。”

  不难看出,在卫浴产品的选择上,消费者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使用功能,而是期望通过产品的多功能集成,享受到更为丰富和人性化的体验。

  当不少品牌陷入功能叠加的“军备竞赛”时,科勒始终坚守“缔造优雅生活”的品牌理念,通过将先锋科技与设计美学融入产品之中,诠释优雅、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其实,卫浴行业是一个强品类、弱品牌、低频消费特征的行业,对于品牌而言,做用户心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因此,当消费者选择卫浴产品时,那些积淀深厚的国际大品牌往往成为首选——拥有150年历史的科勒,正是其中的标杆。

  科勒的品牌传奇始于1873年。彼时美国经济萧条,29岁的奥地利移民约翰·麦克·科勒以5000美元,在威斯康辛州收购了他岳父即将破产的铸铁厂,最初十年,这只是一家生产农具铸件的家庭式工厂。

  然而,一次偶然的创新改变了科勒的命运:约翰将一只普通马槽改造成浴缸,不仅内部镀釉,还镶嵌了装饰性脚架。这一产品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成为科勒日后品牌基因的雏形。

  此后,科勒正式进军卫浴行业,开发出整体铸造的搪瓷浴缸、脸盆和厨盆。在家族五代人的接力经营下,科勒逐渐从美国本土企业成长为全球卫浴巨头。

  以中国市场为例,早在上世纪30年代,许多当年著名的建筑如上海的锦江饭店、和平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都使用了科勒洁具。1995年,科勒在上海松江建立第一家中国工厂,1996 年第一件陶瓷产品下线年来,凭借过硬的品质和艺术的设计,科勒和100多家房地产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50%以上的中国五星级酒店建立合作关系,还和高端住宅、商业地产等有合作项目。

  如今,科勒的业务已遍布全球,涵盖厨房卫浴、动力系统、高端酒店及高尔夫球场。截至2022年,科勒在全球开设了12家体验中心,成为卫浴行业的创新标杆。

  而作为迄今美国最庞大的家族企业之一,世界上少有公司能像科勒一样,保持150年的行业创新领导地位。《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显示,科勒家族财富达到88亿美元。

  一个从来不用职业经理人,只靠内部成员掌权的家族企业,凭啥能“富过四代”?首任掌门约翰的一句话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据悉,科勒坚持长期投资,将90%的收益投入公司业务中,也几乎不会因为某个项目不赚钱而取消它。长期稳定的管理层,领导者对新机会的不懈追求,并愿意为之承担风险,让它与那些狂热追求收益的公司区分开来。

  当消费浪潮更迭、技术洪流席卷,唯有那些将产品视为艺术、将创新刻入基因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历久弥新。

  科勒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商业史诗,更是一部关于长期主义的教科书。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科勒用百年时间证明:真正的传奇,源于对本心的坚守,和对时代的超越。

  阿根廷学者: 调查显示拉美人压倒性地将中国与科技关联,视中国为新兴科技中心

  《长安的荔枝》大结局:尽举国之力运来的鲜荔枝,只有袖儿和锦娘吃到了,皇帝和贵妃咋这么窝囊?

  财经调查丨舞蹈考级承办单位公开造假,协助舞蹈培训机构组织考级只为消耗课时

  小米YU7爆火催生倒卖订单:交付时间最长56周,有黄牛加价1.7万转卖

  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偶函数,当2≤x≤3时,f(x)=5-2x